融入非正规教育,让梦想不再遥远
——“问题学生”王怀德人生蜕变的心路历程
王怀德,男,1996年3月出生,临洮县洮阳镇旭东村人,2012年8月至2015年6月就读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农业学校电算会计专业。三年的中职生涯,不仅让他学到了扎实的专业技能,也让他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心灵蜕变。那个一度让母亲痛心、老师头疼的“问题学生”,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,成为一个充满朝气的阳光少年。当他回首这一千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时,终于敞开了尘封已久的心扉:“是非正规教育的熏陶和感染,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与鼓励,让我彻底摆脱了幼年丧父的心理阴霾,看到了希望和未来!”
(一)幼年丧父,他的内心世界彻底崩塌
从小聪明懂事的他,在那个虽然不太富裕,却充满温馨的五口之家中,无疑是爷爷、奶奶、爸爸、妈妈“两代人”心目中的“小太阳”。在学校里,名列前茅的他,也是深受师生喜爱的“小学霸”。
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在他十岁那年,父亲因病去世,家人整天以泪洗面。悲剧已经发生,生活还得继续。年迈的爷爷奶奶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,妈妈单薄的肩头也无力独自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。无奈之下,妈妈再婚,继父入赘,家庭结构变了,他也彻底变了。
一个才上小学三年级的小男孩,遽然遭遇“幼年丧父”的人生悲剧,他的内心世界彻底崩塌了。虽然妈妈一如既往地对待他,继父也继续供给他上学的费用,但他还是变得越来越内向,整天闷闷不乐,沉默寡言。随着同母异父小弟弟的出生,他变得更加孤僻,经常一个人发呆,路上见人也不说话,也变得越来越另类,对学习不屑一顾,开始追逐奇异的穿着和时髦的发型。
对宝贝儿子的颓废和沉沦,他可怜的妈妈,看在眼里,痛在心里,整日忧心忡忡,彻夜辗转难眠,多少次哀求哭劝,也换不来“浪子回头”。用他自己的话说:“我就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,放纵自己,荒废学业,混完了小学,也混完了初中。”
2012年6月,他参加了中考,没有任何悬念,他落榜了。经过妈妈的多方咨询。当年8月,他进入临洮农校电算会计专业就读。
(二)自暴自弃,校园里多了个“问题学生”
和刚入学的其他学生站在一起,他显得很另类,也很“扎眼”,留着奇特的发型,吊着硕大的耳环,带着怪异的戒指,再配上那花里胡哨的衬衣和破洞式牛仔裤,活脱脱一幅街头“小痞子”模样。
他经常无故旷操,上课要么睡觉,要么玩手机。自习课上,不是开小差,就是说怪话,用无厘头的吵闹“猛刷存在感”,当班长出面干涉时,他还胡搅蛮缠、无理挑衅。他要么不交作业,要么胡写乱画,写的字缺胳膊少腿,甚至把抄袭作业当成家常便饭。劳动课上偷懒耍滑,搞卫生时投机取巧,集体活动无故缺席。在宿舍里,他不叠被子,乱放东西,乱扔烟头,严重拖累了该宿舍的内务评比,舍友们怨声载道;在教室里,他乱吵乱动,骚扰、影响别人学习,几乎没人愿意和他做“同桌”。他这种对学习毫无兴趣、对纪律满不在乎、对集体漠不关心的另类行径,确实让班主任头疼不已,无论怎么开导、启发、批评,他总是左耳朵进,右耳朵出,收效甚微;对授课老师的批评,他更是无动于衷,置若罔闻。
一学期下来,他的门门功课都毫无例外地“挂科”了,在班上的排名总是逃不掉倒数“前列”的结局。大家都在担心:他还能念多久?他还会堕落成什么样子?
在听说了儿子的在校表现后,王怀德的母亲邱小红痛心不已,当着班主任的面,她痛哭流涕,几度哽咽着喃喃自语:“这个儿子彻底没救了!”
(三)融入非正规教育,重新点燃对生活的希望
班主任经常在苦苦思索:如何帮助他?她突然灵机一动,这个孩子不是很好动嘛,动手能力按理说应该不错,何不让他也参加科协举办的《非正规教育培训项目》课程?
2013年5月,抱着试试看的想法,班主任把他带进了《独立生活与自我管理》的培训课堂。在活泼生动、别有情趣的角色扮演、小组讨论等参与式培训过程中,人与人的互动、协作,心与心的交流、碰撞,使他自闭、尘封的心扉渐渐开启,被阴霾长久笼罩的心里终于透进了一缕温暖和煦的阳光。培训结束后,他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向老师递交了一份总结,其中写到“我虽不是继父亲生的,但他却无数次默默承受了我对他的疏远、不敬乃至忤逆,并无怨无悔地供我吃穿,供我上学,我没有理由再自我放弃了。……”。
2013年9月,他再次参加了《人际交往与沟通》课程的培训。作为培训教师的班主任,在讨论或做游戏的过程中,有意识地给他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。他起初还有些害羞和拘束,说话总是会脸红。但经过几次锻炼后,说话的声音大了,表达也流畅拿了,多了一份自信,表现就更加积极,渐入佳境了。在合作游戏中,当他被队友们高高抛起、又稳稳接住时,他哭了,流着幸福的眼泪说:“我不能再盲目无知和自我封闭了,父母爱我,老师关心我,同学们关心我,我要对得起大家!”
也就在这一刻,他心中的“坚冰”终于被老师、同学、父母的爱心融化了,那个自暴自弃、言行乖张的“问题学生”,终于回归到温暖的班集体;那个孤独怪癖、桀骜叛逆的“另类少年”,也终于从内心接受了自己的“特殊家庭”。
那个曾经“视纪律为无物”、“视学习为儿戏”、“视别人为空气”的“问题学生”,居然就不旷课、不迟到、不吵闹、不开小差了,竟然也正襟危坐,专心听讲,认真写作业了。
2014年4月,在学校校召开的第三十七届田径运动会上,他一口气报了男子200米、400米、4×100米接力赛三个项目。在200米小组预赛中,他夺得了第一名,虽然在决赛中没拿到奖,但他为集体荣誉而顽强拼搏的精神,却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喝彩。刚跑到400米竞赛的终点,他就腿部抽筋,难以行走,同学们纷纷跑上前去,扶着他慢走,帮着他揉捏,这让他感动不已。在下午的接力赛上,他带伤参赛,竭尽全力,最后获得了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。他的这种变化,让师生们既吃惊,又欣慰,在班级表彰会上,大家为他报以热烈的掌声。他有了责任感,有了自信心,他的头抬起来了,俨然是一个男子汉!
常言道:浪子回头金不换。慕然回首,人生道路上,阳光依然灿烂!
可以说,能够融入非正规教育,是这个不幸的孩子一生最大的幸运,是他能够开启心扉、修复性格、重塑心灵的重大机遇。经过培训,他身上出现了许多可喜的、惊人的变化:
(四)圆梦西安,自信地呐喊“我能行”
2013年10月中旬,国家科协在西安举办“童梦圆”青年营陕西分营培训活动,临洮县科协通知临洮农校选派8名学生参加。班主任向学校特意推荐了王怀德。
10月14日,王怀德和其他7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奔赴西安。他说:“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,第一次出远门,第一次去大城市,第一次住宾馆,第一次上台表演,第一次踏进大学校园,第一次走进科技馆,第一次参观历史博物馆,第一次乘观光电梯。我很兴奋!”
在趣味运动会“无敌风火轮”的竞赛中,在带队老师的鼓励下,他独当一面,指导、协调本组成员精心设计、分工协作、粘贴制作了“风火轮”,最终赢得第二名的好成绩。当天晚上,他被同组成员一致推选为当天的“营员之星”。第一次上台领奖时,大家雷动的掌声是对他个人能力的极大肯定。在发表获奖感言时,他声音前所未有的清晰洪亮,透着满满的自信。
在闭营联欢会上,他和同学合作表演了三个节目:国标《西班牙斗牛舞》、小合唱《心愿》、手语舞蹈《感恩的心》,每个节目都认真排练,精心准备。现场演出动作到位,声情并茂,赢得了观众热情的掌声和真诚的鼓励,他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。
他在体会中写到:“经过六天的学习和实践,参加活动的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收获。在这里,我结识了许多新朋友,大家互相交流,互相学习,拓展了新视野,学到了新知识,开阔了新眼界,不仅了解了外面精彩的世界,发掘了自身蕴藏的潜力,也展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。更重要的是,通过这次活动,让我为今后的‘学习、成长、就业和发展’设置了目标,积蓄了动力。”
从西安归来的王怀德,在家人的心目中,似乎变得“熟悉而陌生,吃惊又欣喜”,她母亲如此描述孩子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,“他长大了,爱学习,懂礼貌了,能主动和家人沟通了,一回家还抢着干家务活呢!我很高兴,很满意,太感谢老师了!”
(五)规划人生,在更高起点上扬帆远航
2014年5月,王怀德又参加了《职业入门与发展》课程的培训。他积极参加各项互动,他设计、展示的个人名片、小组名牌等都很有特色。后面分组时,大家他纷纷邀请他加入各自的小组,他成了大家争抢的“香饽饽”。
2014年6月,二年级同学到了顶岗实习阶段。但他依然报名参加了“三校生”辅导班,积极准备参加高考。这一年,他在学习上更投入了,每天一下早操,就带着早点去晨读,边吃边学;课堂上,时而静心倾听,时而埋头疾书;自习课上,要么独自完成作业,要么和同学探讨问题;晚饭后,提前半小时上自习。课外活动,他约同学在操场上打篮球。在主动搞好宿舍、教室卫生之余,将自身的衣着也收拾得干净利索。布置教室时,他主动请缨,担当总设计师,精心组织同学们进行各版块的制作,在全校评比中荣获“一等奖”。
2015年4月18日,他参加了天水林学院组织的大专单独招生考试。当月底,录取结果就在网上公布了,他被天水林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录取,成了一名准大学生。班主任第一时间便给王怀德母亲打电话报喜,她激动地连声说“没想到,太好了!”
2015年10月,他母亲来学校代领毕业证。见到班主任时,她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和自豪,乐呵呵地说:“孩子长大了,不让大人送,是一个人去大学报到的。国庆放假回家时,看他很阳光,很自信,全家人都高兴。他说很喜欢这个学校,也很喜欢所学的专业,还准备报本科,继续深造。虽然家里还不太宽裕,但只要孩子愿意上进,我们就是再吃力点,也没啥。他能奔一个好前程,那不是比啥都强吗?”
当跟踪回访的老师在村口向老社长包国忠打听王怀德家的情况时,他感慨不已,摇着头连连说:“没想到啊,没想到!王家老大(王怀德)上了三年农校,现在还成了大学生了。当初啊,村里人都议论,这孩子谁也管不住,能念成个啥书呢,只能去外面打工,不走上邪道就算好的。”老社长呵呵笑着,再次连连摇摇道:“真没想到啊,这孩子还这么有出息!你看他,人变机灵了,也知道问候了。上大学前,听说还跑到苏州打了一两个月的工,给自己挣学费去了。你看看,这孩子多懂事,知道体谅爹妈了。哎,真是变了个人啊!”
(六)展望未来,大众创业不是梦
转眼到2015年年底了,王怀德的大学生活怎么样呢?
当年的同桌曹丽梅,现在仍是他在天水林学院的同学。说起王怀德,她说:“王怀德学习很认真,也爱帮助同学。他想在大学毕业后,凭所学的知识自主创业当老板。”为了减轻家庭负担,他常常利用节假日打工挣钱。王怀德说:“学习很辛苦,也很快乐。我想毕业后创业。打工是一种机会,能锻炼自己、积累经验。”
看着他的近照——阳光、帅气、自信,让人感概万千。我们有理由相信:他的未来不是梦!